建构新型师生主体交往关系
时间:2003-04-18 14:38来源: 作者: 点击: 次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就必须通过交往来发展自身。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展开的,教育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没有师生关系的交互性,就不可能有教育活动。教育起源于交往,教育实质上就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而不仅是传统教育中的教师单一主体性的“交往”,也不是现代教育中某些放任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交往”。无疑,重新厘定、建构新型师生交往是当代教育不容忽视的影响深远的问题。
师生关系交往缺失的反思
在我国,教育被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变革、改造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观视教育为单一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仍未脱离师生关系的主客两极模式。这种以占有性个人主体性为核心理念的主客对立的二元思维方式导致教育中交往精神缺乏,使现代教育表现为占有式教育和相互异化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教育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是课堂的控制者,作为权威灌输知识,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提出要求,做出评价;学生被动接受灌输,没有怀疑,没有思考,没有思想,成为教师权威的服从者。对知识的占有成为这种教育的主要目的。这种单一的主体观导致师生的不平等性,教师远离学生的认知、情感世界,把学生当成物,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与他。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掌握成了课堂教学的惟一目的,教育活动成为占有知识的活动,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需要者和接受者,教育关系成了知识授受关系,师生都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交往匮乏,情感、精神沟通缺失,非理性精神相遇的缺乏导致现实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成为片面的知识授受关系,而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育的世界因此而被缩小等同为知识世界、科学世界,与人的生活实践隔离。然而,“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占有式教育造成学生精神的缺乏、人格的分裂,应试教育即是占有式教育的典型体现。
由于现实教育过程被等同于教学过程、知识的传授过程,师生交往蜕变成知识信息的交流,教师和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载体进行单一、片面的交往,失去了人格精神的相遇,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和扭曲。对教师而言,教学面对的是集体的学生,学生只作为一个抽象的学生概念而存在,被客体化;师生交往成为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片面交往,原本内容丰富的师生交往关系被异化为主客体关系。在这种被异化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居高临下成为课堂、知识、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成为被控制训练的对象,主体性被泯灭。教师无法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之间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育在发展学生主体性时又忽略了教师的主体性,仍未脱离单一主体的师生关系模式。这种单一片面的主体模式的弊端给教育实践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将单纯的以知识授受为主的教学当作教育的全部,使师生间的关系异化,双方主体性都悄然缺失。这种教育现状已引起教育理论界的反思,探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必然。
理想的师生主体交往关系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师生关系的“主——客”体模式必然将被师生主体间交往的“主——主”模式取代。在教育过程的交往中,交往者作为主体,自主地以语言为中介,建立起表达、对话、领会、理解的交互关系,语言内涵着交往者的态度、情感、意志、人格品质,交往的过程不仅是言语的知识信息的表达、倾听、领会、理解的过程,更是交往者精神的相遇、相通,情绪、情感的交流,人格的感化。只有在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作为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精神实体进行交往,教育才具有促使人精神成长的“教育意义”。因此,当代教育应当是师生的主体间交往。
主体间交往应该是“师生通过交往以达成理解和一致为目的的行为,它是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和相互沟通和社会一致性为基础,致力于达成理解,形成非强迫性意识”的过程。
师生主体间交往关系首先体现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作为平等的、开放的、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交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是“作为对话、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条件”。平等性意味着师、生作为参加教育交往的主体享有均等的交往机会,每个人都有表达愿望、情感及提出自己见解的权利;交往双方应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和爱好;交往的目的不应仅限于知识信息的传授交流,更多的应是精神的相通,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相互影响。在交往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知识、经验均丰富于学生,因此应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将学生视为独立自主、自由发展的人,引导、帮助学生发展自我。
其次,师生在交往实践中作为完整的人彼此进行心灵的交流,传递交往双方的情感、观点、思想、认识、知识,师生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理解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建构、重构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师生之间交往的过程是寻求和发现共同点的过程,是相互理解的过程。
无论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均是教师掌握控制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成为单纯知识的接受容器,教学过程与教育过程被合二为一,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完整精神世界的建构都被消融,教育在丧失“教育意义”的同时丧失了其发展性。相对于传统教育压抑受教育者主体性,现代教育放任受教育者主体性,师生主体间交往则旨在通过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置受教育者于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激发其内在成长的需要。主体间交往的教育模式不是把知识当作目的,而是当作手段,师生在交往中传递知识、获得生命体验,智慧成长和人格完善,互相影响,共同成长。
师生主体交往的现实之路
师生主体间交往的实现要求不仅要将教师和学生都看作参与教育交往的主体,更应重视师、生主体交往意识、交往精神的养成。师生主体交往的实现要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拓宽交往领域来实现。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以权威者和社会代言人身份自居,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导致学生主体性丧失的同时阻碍了师生间的交往。要实现师生主体间交往,必须转变教育理念,要在师生交往中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
主体间交往的师生观要求教师和学生均作为平等的、自由的、开放的人参与共同的教育交往实践活动。新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设计控制,学生被动接受,而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彼此向对方开放自己的世界,在相互开放中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成长的关系。在教育交往活动中,教师应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具有平等地位的独立人格的人,创设民主、宽松的交往气氛,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意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实现精神的健康成长。这种理念的变革,不仅要求教育者从自身做起,也要求教育管理者自觉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实行引导,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这种理念的生长土壤,从而促进民族教育的真正发展。
主体——客体模式的教育活动,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简化成一种知识授受关系,教育向人们展示的只是一个科学的世界,而忘却了作为根本的“生活世界”中,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主体交往的新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拓展师生交往领域,打通教育与生活的壁垒,使教育获得完整的内涵。
拓展师生交往领域要求教育中的交往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仅限于学生的非日常生活,而应将交往空间拓展到整个生活,打破师生交往的“课堂”局限,关注学生的全部,关注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才能成为“人”对“人”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这种教育空间的拓展,也是走出当代教育困境的惟一出路。
- 上一篇:尊重,点击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 下一篇:2004年洛阳市城镇中小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