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二外教师聆听北师大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博士教育讲座
时间:2014-04-22 16:0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4月19日上午,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50位教师在副校长赵忠义的带领下前往洛一高聆听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博士主讲的题为《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专题报告。
在报告会上,陈锁明博士紧紧围绕信息化时代背景,从教学改革、教师素养、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师工作与生活等五个方面与教师深入交流。
“在信息时代,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报告会一开始,陈锁明博士就向与会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
“无论我们怎样谈教学改革,无论我们如何谈教师素养的提升,都不应该忘记一点,那就是我们出发的目的。我们的教育说到底是为了我们的孩子。如果在教育中忽视了孩子,忽视了他们的感受,最后一定会出问题”。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这是陈锁明提出的第二个问题。结合许多成功教师的案例,他用四个词语来概括成功教师的要素:勇气、梦想、行动和坚持。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如果一个人连想成功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必定一事无成;人生总是需要梦想的,如果没有梦想,就会缺少灯塔,迷失方向;行动要求人不断去做,用行动去争取;坚持则对教师的成功更为重要,不能半途而废。
陈锁明博士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教师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的道路。在确定教育改革路径之前,首先就要设计好方向和方法,这就是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那么,教育改革究竟如何设计?
陈锁明对此提出四条建议——顶层设计、路径设计、制度设计、环境设计。具体而言,顶层设计就是教育工作者要多想想,自己理想中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理想中的学生是什么样子;路径设计就是怎么实施,怎样通过努力向理想的方向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制度设计就是用制度来保障,用制度来管事,用制度来管人;环境设计就是学校氛围、文化等方面的设计。
陈锁明还就教育理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教育者应该有未来理念,如果只关注当下的教育是应急式的教育,这会使教育驻足于当下,是缺乏战略思想的体现。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陈锁明认为应该这样做教育:以教育的理想办有理想的教育,以教育的品位办有品位的教育,以教育的本真办有本真的教育,以教育的兴趣办有兴趣的教育,以教育的情怀办有情怀的教育,以教育的责任办有责任的教育。
我们今天教育孩子,最终是为了孩子的明天。“教育需要仰望星空,教育需要关注未来。”陈锁明认为,教育的使命是为了学生将来更好走上社会、适应社会,而不仅仅是小学阶段度过小学,初中阶段度过初中。教师应该有未来理念,只关注当下的教育是应急式的教育,这会使教育驻足于当下,是缺乏战略思想的体现。
在现场,陈锁明还就谈教育方法与老师进行了交流,他认为应从十个维度培养学生,教育学生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因为德强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而能强并不能弥补道德上的不足。论是理想、品位、本真,还是兴趣、情怀、责任,最终的落脚点都要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轨道上。
在报告会上,陈锁明畅谈“21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在列举了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人才培养标准后,他指出中国的人才培养应是“6C标准”,即贡献、批判、创新、分析、沟通、勇气。
按照“6C标准”,陈锁明主张应从十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简称“十商”,即依次为德商、志商、情商、胆商、健商、心商、逆商、智商、财商、灵商。
陈锁明进一步阐释了“十商”的内涵:德商是指一个人的德行水平和道德人格品质,包括体贴、尊重、容忍、宽容、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志商即意志智商,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水平,包括坚韧性、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方面;情商是指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胆商是对一个人胆识、胆略的度量,表现为在关键时刻是否敢冒险、敢做出重大决定的能力;健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包括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健康、生活技能等五大要素;心商是维持心理健康,调试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况和活力的能力;逆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智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多方面;财商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包括一个人对于财富的保存能力、创造能力、利用能力和管理能力;灵商是个人对事物本质的灵感、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在“十商”中,德商排在第一位。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永远比知识更重要。
陈锁明讲到,在最近评选的最有价值汉字的活动中,得票最多的就是“德”。因为德强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而能强并不能弥补道德上的不足。这就是我们要把“德”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那么,为培养学生的“十商”,教学课堂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陈锁明认为应真正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当打造生命、生活、游戏的课堂,交流、对话、快乐的课堂,思想、学习、主动的课堂,体验、潜能、发现的课堂。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
陈锁明建议,在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提问的能力、创造的能力,鼓励他们打破传统思维。
最后,陈锁明还勉励老师要正确对待工作与生活,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善于释放工作压力,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享受幸福!
人物简介:陈锁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博士,目前担任教育部华北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百千万新课堂教学区域改革联盟理事长、全国小学课程改革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在教师培训、教育理念培训等领域经验丰富,多次在全国和区域性教师培训活动中担任主讲人。
陈锁明博士在分析教育形势
- 上一篇:洛龙区第三实验小学生来我校参观
- 下一篇:我校举办加拿大留学讲座